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中办国办: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在“双减”背景下,随着教培机构的式微,职业教育板块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6月7日,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教育有效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8月9日,教育部网站转载《中国教育报文章》,介绍天津如何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将天津的职业教育体系定义成为整个国家探索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密码。


8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文章表示,在发现、培养学生职业兴趣、职业认知、职业倾向,指导学生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大有作为。


同时,习主席还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说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双减”政策落地后,多地停止校外培训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暑期培训。多家教培企业谋求业务转型,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或将成转型方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0月1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



主要目标

到2025年

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到2035年

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具体措施

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加强省级统筹,确保公平公正。


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


按照专业大致对口原则,指导应用型本科学校、职业本科学校吸引更多中高职毕业生报考。


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培养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力


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


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鼓励职业学校开展补贴性培训和市场化社会培训。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


加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鼓励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


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支持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引导企业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严禁向学生违规收取实习实训费用。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强化专业教学和实践要求


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


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地方结合实际制定修订有关地方性法规。


优化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


打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的通道,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我司即将上线职教技能高考文化课高考辅导丛书,敬请耐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