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山东省政府发布体育美育和劳动方案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的通知。

鲁政办字〔2021〕13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高等院校: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2月1日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

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

一、明确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区分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将社会劳动体验与家务劳动贯穿全过程,突出劳动价值观念培养,使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奋斗,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结合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强化个人生活能力和习惯养成。生产劳动教育使学生亲历工农业生产等劳动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服务性劳动教育强化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提高社会责任感。


小学低年级进行劳动意识启蒙,学习个人生活起居自理,感知劳动乐趣。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初中开始兼顾校外生产、服务性劳动,初步养成有责任心的劳动品质,懂得劳动安全。高中丰富职业体验,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懂得自立自强、关心社会和他人。职业院校还要注重职业荣誉感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提高劳动技能。高等学校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形成比较成熟的敬业、奋斗、奉献等劳动观念,树牢诚实守信、合法劳动的意识。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二、建设课程体系

大中小学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总课时统筹安排。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普通高校明确依托课程,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


深入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组织专家编写具有山东特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符合年级特点,相互贯通衔接,突出实践性。遴选来自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鼓励学校根据现有资源开设田园、烹饪、维修等特色劳动教育项目。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完成时限:2022年12月)

 

 

三、建立劳动周制度

 

每学年设立集体劳动周,学校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高等学校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结合生产类实习实训活动,积极开展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强化实践体验,促进规范化,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亲历劳动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牵头单位:省教育厅;完成时限:2022年12月)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

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

一、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1.增加体育课时。优化学校课程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比例,逐步增加体育课时。到2022年,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将体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开设研究生体育公共课程,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各市县级政府;完成时限:2022年12月。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市县级政府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2.提高教学质量。设立体育课程和项目“超市”,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使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普及游泳教学,力争到2025年让每一名中小学生掌握游泳技能。(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体育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3.加强体育锻炼。学生每天校内中等强度及以上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合理安排校外体育锻炼时间,建立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到2022年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强化学生军事训练,落实军训课时,保证军训质量。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完成时限:2022年12月)

 

 

二、完善体育评价机制

改革考试制度。改进初中、高中体育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办法,推行“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方式确定体育科目成绩。自2022年起,逐步提高中考体育科目考试分值占比。探索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牵头单位:省教育厅;完成时限:2022年6月)5.强化督导问责。各地要开展学校体育质量监测,将工作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按照有关规定追责问责。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两年下降或近视率连续两年上升的,对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降低一个等次;对学校降低年度考核等次,按照有关规定对负责人问责并调整岗位;对学校教师减少当年评优评先名额,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三、加强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总体谋划,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政策、经费和条件保障。各级教育部门要履行主管部门职责,牵头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研究具体政策举措,加强协同配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各级各类学校要把体育与健康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抓好教学、训练、评价等工作。(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体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2.强化宣传引导。各地各学校要加大学校体育工作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要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凝聚各方面共识,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省教育厅,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3.制定落实措施。各地各学校要研究落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完成时限:2022年12月)

 

读本推荐

我司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编写了《体育与健康读本》。把体育与健康结合起来。既让学生了解到常规的体育知识,学习一些体育技能,又教给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绘图形象,直观实用。对体育知识和技能,丛书采用手绘方式,使学生能很容易掌握体育运动项目的常规动作。

 

 

 

 

 

(详情了解请扫描二维码查看电子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