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荆楚名师讲堂⑦|王忠文:让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

1月6日,由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湖北教育出版社承办并发起组建的“荆楚名师”专家委员会和名师团队在武汉正式成立。


从2019年1月开始,湖北教育出版社与《湖北教育》杂志合作,在其政务宣传版上开设“荆楚名师讲堂”专栏,为各位专家和名师提供发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文章和交流探讨实践经验的平台。第八期刊发了武汉市第十一中学王忠文的署名文章《让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

图片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生涯规划教育成了各学校关注的焦点话题。如何真正发挥生涯规划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学校特色建设、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让它在学校落地生根,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几点思考


端正对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

高考综合改革赋予了学生很大的选择权,面对“3+1+2”的高考模式,从12种组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借助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做出选择,是学校的重要责任。但是,对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把它工具化、简单化了,可能会背离国家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初衷。


高中阶段,学生生涯发展遇到的问题不只是选课。其实,理想信念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对高中学习不适应;不善于处理学习与生活、自己与他人关系等问题,都困扰着学生生涯发展,都是生涯规划教育要致力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当下高中的生涯规划教育,应该针对学生生涯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收集和评估各种生涯信息,设计和修正生涯发展方案,进行体验、探索、分析,以培养他们生涯发展能力,使之目标明确、行动自觉、动力充足地过好高中的学习生活,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具体来说,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聚焦下列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



01.理想信念规划指导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很多学生踌躇满志迈进高中大门,但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后,他们逐渐忘记初心,迷失方向,失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对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把远大目标与眼前的踏实努力结合起来,激发他们成长的内驱力。



02.学业规划指导

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客观上让学生面临诸多学习任务,既有书本知识的学习,又有社会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业规划指导就是要在对学生兴趣、性格、智能优势等测量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选择,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确定学习策略,高效率地学习。



03.职业规划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人如果等到工作以后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将会付出很大的沉没成本。高中阶段就应该开始指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且,由于职业与专业的关联性,学生在选课之前应该有一个初步的职业理想。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发展趋势、薪酬情况、专业要求,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



04.生活规划指导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与锻炼身体及休闲的关系,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生涯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对学生创造幸福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生涯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


按照现行人事制度,学校没有专门的生涯规划教师。仅仅靠一些教师的热情,生涯规划教育不可能落地生根。因此,学校必须创造性开展工作,明确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责任,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志愿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从不同层面来推进生涯规划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志愿教师的主体责任

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志愿教师的主体责任。由于心理学理论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可以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那些对生涯规划教育有热情和研究的志愿者教师一道,担任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比如对学生进行兴趣、性格、智能优势、职业价值观等测试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生涯规划档案;以生涯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主题开展专题讲课或讲座;研究本校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问题,指导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开发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对学生生涯发展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


班主任的主体责任

班主任的主体责任。相对心理学教师和志愿教师来说,班主任与本班学生朝夕相处,他们更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教师和志愿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开展以生涯问题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对高中学习策略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进行职业体验;对学生锻炼身体、处理人际关系进行指导,等等。


学科教师的主体责任

学科教师的主体责任。学科教师要有生涯规划教育渗透意识,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相关职业,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可以介绍提出有关原理科学家的故事,用他们的事迹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利用师生相处时间多的机会,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利用自身特长,开发生涯规划教育的校本课程,等等。


总之,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新事物,我们只有系统思考、科学决策、合理安排、稳步推进,它才会逐渐得到学生、教师、社会的认同,才会落地生根。



读本推荐

我司推出的《高中生生涯规划》系列丛书,从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等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初步设计合理的职业和人生发展路径。

对影响高考志愿填报和高校录取的各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科学分析,并对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等录取模式作了详细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详情了解请扫描二维码查看电子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