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暑假前收看防溺水节目
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溺水事件易发多发。为做好暑期预 防学生溺水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放暑假前组织全体中小学生(包括幼儿园学生) 和家长集中收看预防学生溺水专 题节目“暑假安全第一课: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不少人选择下水消暑降温。但夏季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一个个悲剧让人痛心。今天,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防溺水安全知识。
防溺水安全要点 一丶这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即使是习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二丶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1.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等。 2.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三丶防溺水“六不”原则——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那些血的教训,敲响长鸣的警钟,珍爱生命,防止溺水,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更要时时刻刻地注意安全。




我公司出版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读本,体例科学简洁。图书从溺亡故事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避险知识,学会自救与他救。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掌握技巧,脉络清晰。知识点选取注重必要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符合孩子生活安全需求,循序渐进,易于学习。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青少年讲解了溺水发生的原因、玩水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游泳必备的装备、溺水的自救、如何对他人施救以及遭遇洪涝灾害时应具备基础安全知识和技能。





(详情了解请扫描二维码查看电子样书)
